日前,我国对外宣布,自2021年的4月1日起,各国科学家可以向中国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并将于今年8月1日开始,对通过申请的外国科学家,分配使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使用时间。
FAST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姜鹏表示,FAST是我国近十年内完成的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我国宣布开放申请使用FAST,彰显了开放合作的科研态度,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境内,2011年3月开工,2016年9月竣工,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它是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也是我国近十年内完成的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2020年,我国天文学家团队运用FAST对目前天文学最神秘的现象之一“快速射电暴”的观测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全世界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位于银河系内的“快速射电暴”,这次被FAST观测到的极强磁场中子星,也成为了目前唯一被观测验证的可以产生“快速射电暴”的天体。我国天文学家团队关于此次发现的科研论文在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发表,同时,该发现也被《自然》杂志评价为2020年世界十大重要科技发现之一。
目前,我们各个天文观测项目通过FAST发现的脉冲星总数量超过了280颗;同时, FAST也大大拓展了其它观测发现的可能性。比如天文学家如果用FAST发现了一个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的话,那么人类将有可能第一次精确地测量到黑洞的质量。
FAST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先进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国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硬性规定要求我们将FAST与全世界共享。FAST对全世界的开放申请使用,秉承了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科研态度,体现着一个努力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