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网络杂谈

文艺评论的生态健康建设迫在眉睫

  □尹鸿   文艺评论的三个作用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的长河中,文艺评论曾…

  □尹鸿

  文艺评论的三个作用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的长河中,文艺评论曾经发挥过不同的作用,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创作历史的书写、传承和评价。

  纵观文学艺术史,文艺评论有三个主要作用:一是受众引导。对文艺作品的接受者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网络时代,这一特征更加鲜明。面对海量的文艺作品,各种专业和业余的文艺评论以及伴随的各种点赞、打分、转发、转评等等都能够影响受众的消费、选择和评价。当然,专业的、生动的文艺评论更是许多优秀作品能够被广泛认知的前提。二是创作镜鉴。对于创作者来说,评论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能够对创作者发挥重要的借鉴作用。批评家并非一定正确或者完全正确,镜像也可能扭曲,但至少专业的批评意见能够给创作者提供一面镜子,帮助其自我观照、校正和反省。三是风尚引领。历史上大多数重要的文艺运动、文艺潮流、文艺现象都跟评论有密切关联。很多情况下,创作者自己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创作口号或者明确的创作主张,往往是评论家的评论让这些创作现象成为了思潮。例如,中国的所谓第五代导演,当时的创作者并没有人说过自己是第五代,是研究者命名了第五代。文艺评论和文艺活动在风尚引领中占据重要地位,没有评论的繁荣就不会有文艺这种百花齐放的格局。

  文艺评论边界被打破

  长期以来,文艺评论的主导权都掌握在文艺机构、传统媒体、大专院校和文化圈层的所谓文化精英手中。而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文艺评论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以至于我们常常感慨:文艺评论既面临一个最好的时代,也面临一个最坏的时代。所谓最好的时代,评论者的规模和数量快速壮大,人人都可以成为评论家,人人都是评论家。而且由于网状传播改变了过去线性传播对话语权的线性控制力和看门人的信息控制权,在网状传播当中已经没有“看门人”能够决定信息的传播路径和通道。

  人人成为评论家的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专业评论者和业余评论者的界限,甚至打破了评论者和读者,甚至是创作者之间的界限。创作者自己成为评论家,读者同时也成了评论家。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评论边界被改变,传统的权威评论者可能失去话语权,有影响的评论者可能不再具备传统的文化精英的职业和身份。对话、互动、社交、圈层、分众,所有这些改变,都来源于对传统的文艺评论边界的打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艺评论的渠道形式越来越多,为作品和评论点赞、转评,甚至打分、打榜也都是一种评论,可以是一句话评论,也可以是长文评论,还可以是微博的140字评论,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评论形态,博客评论、公号评论,甚至现在还有抖音评论、快手评论、直播评论、弹幕评论等等。这些评论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对创作者、接受者和社会风尚产生影响。

  影响更直接、更普遍

  应该说,文艺评论的社会影响相比过去更加直接、更加普遍了。评论能够直接影响从政策制定到创作者选择,直到消费者具体的消费行为。过去的评论没有这么直接和迅速的影响作用,现在舆情会随时影响到政策,比如对某部电视剧的批评一旦成为舆情,很多人认为作品中的服装、道具与历史背景不吻合,是所谓的“抗日雷剧”,最后就会直接导致作品停播、下架。类似的事情在互联网时代频繁发生,评论影响到政策和市场的调整越来越直接。

  评论当然也会影响到创作。以电影为例,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二十年,从《英雄》开启大片时代到现在,在评论推动之下中国电影也出现了巨大改变。世纪初,观众每年所选择的只有两三部国产大片,而且观众对这些大制作电影大多不满意,曾经有五六年时间观众一边看大片一边批大片的现象,虽然叫座不叫好,但是由于当时互联网电影评论还不普遍,这些批评都是事后批评,并不能对电影市场产生直接影响,而电影创作也不能迅速进行调整。后来,评论者提出了“绿色票房”等呼吁,网络文艺评论逐渐发展并开始对市场、对舆情带来影响,观众有了更多的评论权和选择权,创作者逐渐达成共识,电影不仅要争取票房更好,还要争取口碑、争取尊严。创作上的质量自觉、艺术自觉,在网络评论的推动下,越来越成为创作界的共同现象。

  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对受众接受的影响则更加明显。豆瓣上的打分,时光网上的打分,猫眼的打分,所有打分以及后面附录的评论都对电影票房、对电视剧的收视有影响。一些高概念的大制作电影会败走滑铁卢,而一些优质的中低成本电影会逐渐被更多的观众喜欢,票房逆市上扬,形成所谓的“黑马现象”。最近五年票房逆袭的作品越来越多,排片头一周只排5%-6%,由于评论的力量,评论给予了正面评价,后续排片可以提高到10%-15%;有的电影,像《冈仁波齐》这样的艺术片,包括《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由于评论的分析和推动,使得过去认为可能只有几十万票房的艺术片可以到几千万,甚至十多亿票房;相反,一些所谓的商业大片、一些过度依赖网络IP和流量明星的电影,却因为评论的所谓“恶评如潮”很快成为观众所厌弃的作品。这种扬优去劣的现象的确体现了评论的力量。

  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任何现象都可能有正反两面。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对于文艺评论来说,同样也带来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第一,唯点击率。点击,是互联网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硬通货。当点击、流量成为评估方式的时候,成为影响力变现的条件的时候,文艺评论难免会为了点击的需要,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夸大、片面、极端、攻击性、简单化,就成为常见的批评态度和修辞方式。10万+、100万+的流量诱惑会使部分批评放弃理性的、客观的、建设性的本性。这种偏激性批评风气的蔓延,当然会大大伤害批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二,交易化。现在一些评论,无论是所谓的“网络水军”还是宣传推广的各种“软文”手段和策略,客观上会导致各种利益对评论的干扰和影响。目前,推到大众市场的文化消费品,在成本中有1/3左右的营销推广费,过去更多用来硬广告宣传,现在更多的变成了软广告,变成了各种所谓的营销评论,变成了各种评论的加持和软文推荐,等等。这种利益交换对网络文艺评论的正常生态有明显干扰。

  第三,部落化。由于互联网上出现了部落化倾向或者圈层化倾向,部落共同体有部落利益,因此站队的批评变得越来越多,“我”是这个部落,于是就反别人的部落,而且自己的部落不允许人批评,只能说自己部落好。现在的偶像群、粉丝群,谁都不能批评他的偶像,而把别人的偶像则当作了“敌对者”。在文艺作品的评论方面也是这样,喜欢的就不允许批评,反对的就不容忍赞美。这种部落化现象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党同伐异,本来应该是正常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批评,就会成为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斗争。这对于文化领域的繁荣多样会带来消极影响,也会对文学艺术的创作、生产和管理形成舆情压力。

  网络时代,批评从精英的笼子里放出来,一方面体现出生龙活虎的活力,一方面也有泥沙俱下的乱象,文艺评论的生态健康建设迫在眉睫。

  真正的文艺批评,应该是理性的、独立的、有价值观判断的、有社会影响力的批评。只有这样的批评成为主流,文艺评论的生态才会更加健康,产生求同存异、去伪存真的作用,赢得文艺评论的尊严。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卡奇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hnjr.com/?p=19165

作者: 85445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